为何中国脑梗越来越多?提醒:除了补充叶酸,做好这3点更重要

李医生小课堂
65岁的刘大爷是一名20年的老烟民,体型微胖,自从退休以后没事在家玩玩手机,出门下下象棋,闲来无事还喜欢一个人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生活悠闲自在。自从3年前体检发现患上高血压、高血脂以来,照样该吃吃,该喝喝,尤其喜欢吃油腻的肉食,有时甚至因出门下象棋忘记按时服用降压降脂药物,1年前逐渐觉得身体容易乏力,有时还有头晕头痛的表现。刘大爷的老伴一直很关心刘大爷的身体,常常劝戒烟戒酒,清淡饮食。但刘大爷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当回事。

一周前,刘大爷在早晨起床后突然发现嘴角边有口水溢出,头痛严重,舌头发麻,吃饭时感觉手使不上劲,拿不起筷子,和老伴交流时讲话不利索。由于老伴平时倾向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看到刘大爷的表现后,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治疗。

入院后医生立即给刘大爷行头部CT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刘大爷患上了腔隙性脑梗死,由于刘大爷一般情况良好,且梗死并不算严重,符合溶栓指征,立即行溶栓治疗,经治疗后的刘大爷目前恢复情况良好,仍旧住院接受治疗。不难看出,刘大爷的发病与他本身就患有基础疾病,平时在生活饮食方面不注意,在身体已有不适的前提下,仍不引起重视,最终导致脑梗的发生。

那么,为什么脑梗患者的数量在我国越来越多呢?脑梗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根据健康部分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梗达到200万例,高于全球水平,在我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与哪些因素相关?一、为什么中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

我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不外乎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及预防意识淡薄等原因。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我国脑梗患者增多的主要因素。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2023年我国的人口寿命预期达到78.2岁,与上世纪80年代的66.5岁相比较,且这一数据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脑梗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老年人口血管弹性下降,新陈代谢慢,血液粘稠,患上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的可能性就会比年轻人高很多,而这些疾病正是诱发脑梗的危险因素,因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我国脑梗患者增多的另一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社会压力及工作压力的增大,长期久坐的工作导致人们失去了更多的锻炼时间,且随着快餐、外卖、奶茶的普及,更倾向于摄入高油高糖的食物,再加上不少人经常熬夜、抽烟、喝酒。以上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运行不畅,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酿成脑梗。

除社会因素外,个人的预防意识淡薄也是导致我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百姓生活节奏繁忙,大多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仍然偏低,缺乏健康知识,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往往没有及时注意,等到病情发展的比较严重时才就医,往往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百姓对脑梗的预防意识更低,至2020年,我国百姓的体检率约为30%,而德国的体检率则达到95%以上,也更普遍服用叶酸等药物来预防脑梗的发生。因此,我国脑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由此可见,以上三个因素都是导致我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的原因,其中,患者缺乏健康知识及预防意识是值得我们更加重视的方面。那么,哪些症状的出现提示脑梗的发生呢?

二、身体若有以下五个症状,很有可能被“脑梗”盯上了

脑梗死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导致的,因此,脑梗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疲劳犯困、睡中流口水、肢体麻木及言语障碍等。

1.头晕头痛

脑梗发生时,由于脑部小动脉堵塞或狭窄,脑部血液供应不畅,导致脑部血管痉挛,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造成不可逆的坏死,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若梗死部位出现液化,导致血压代偿性增高进一步升高颅内压,或梗死部位位于前庭神经核部位,都会导致神经纤维造成损伤,也会出现头晕头痛的表现。此外,若梗死部位在丘脑,或与高血压、颈椎病等合并出现,还会导致局部脑血管破裂出血,出现剧烈的头晕头痛;头晕头痛症状是脑部疾病的常见征象之一,不容忽视。

2.疲劳犯困

多数脑梗患者在发病前期常因血液粘稠度高,大脑血流不丰富或脑部动脉硬化,脑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导致大脑血供不足,患者表现为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白天频繁打哈欠。当梗死灶已经产生,若梗死部位在大脑皮层、脑干或丘脑,可能造成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使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中。此外,部分患者脑梗后因救治不当或长时间卧床,常导致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如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也会出现犯困、嗜睡的症状。

3.睡中流涎

睡中流涎是脑梗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这是因为梗死灶出现后,脑部血液循环变差,使大脑皮质脑干束受损,严重者可能合并中风,出现中枢性面瘫,此时患者面部神经损伤,嘴巴开合受限,舌头灵敏度下降,导致口水的分泌及吞咽功能不受控制,尤其在睡眠状态中,就会出现不自觉口水流出的现象,因此,当本身就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突然出现睡中流口水的症状,应该格外注意,及时就医,小心“脑梗”找上你。

4.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多表现为单侧肢体的麻木感,有时伴随面、舌、口的麻木,手指感觉减退及行走障碍等。这是因为基底节区或大脑半球的脑梗发作时,由于感觉神经纤维受损,导致肢体麻木,运动障碍及感觉异常,且以偏身感觉障碍为主。且脑梗后由于血供不足,肢体末梢循环变差,常出现手指感觉减退等表现,若脑梗患者长期卧床或康复不积极,长期压迫四肢神经,也会导致肢体麻木的表现,因此,出现肢体麻木进行性加重且行走不便时,应警惕脑梗的出现。

5.言语障碍

脑梗患者出现说话不清晰、语言不流利的症状多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梗死部位损伤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的失语症,多表现为说话不流利,甚至丧失说话和理解的能力;另一种则是由于脑神经受损,大脑血供不足,引起肢体的偏瘫或面、舌肌肉的麻木,这种称为构音障碍,患者只表现为发音的不清晰,但患者的读写能力无明显异常,也能听懂别人的说话,因此言语障碍是脑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现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以上均是脑梗来临时常见的症状,当发现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我们除了认识脑梗,及时发现脑梗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减少脑梗发生的风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除了补充叶酸,做好这三点

对于预防脑梗更重要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这篇文献中提到:同型半胱氨酸作为生化反应代谢后的中间产物,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升高,因此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而叶酸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对脑血管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补充叶酸对于脑血栓具有一定的帮助。除直接服用叶酸片外,蔬菜、水果及动物的内脏也是叶酸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过,叶酸可被长时间的高温爆炒、煎、炸所破坏,因此,合理的服用叶酸对预防脑梗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上文提到,人口老龄化、不良的生活习惯、疾病预防意识淡薄是导致我国脑梗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除补充叶酸外,还应该注意合理的生活习惯、控制原发病及加强个人的体检意识是减少脑梗发生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生活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及动物内脏可以补充叶酸,除此之外,蔬菜、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清除血管内的脂质,增加血管的弹性,延缓动脉硬化的形成,减少脑梗的发生。抽烟和喝酒易导致血小板的凝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当脑部小血管发生堵塞,极易诱发脑梗,所以,脑梗患者戒烟戒酒是非常有必要的。脑梗患者常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问题,而熬夜会造成全身各脏器的负担,加重心脑血管的压力,因此,脑梗患者应拒绝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脑梗的重要举措。

控制原发病
脑梗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血管内壁出现的脂质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部血管则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梗。心源性疾病也是脑梗的重要原发病之一,如房颤或心脏瓣膜病会产生的小血栓,随着血液的游走,最终到达脑部血管,则引发脑梗;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炎症都是导致脑梗的原发病,积极控制原发病,对预防脑梗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体检意识
体检对于脑梗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一来体检可以帮助检测血液的粘稠度、流速,发现动脉粥样斑块,及时对症处理,降低脑梗的发生概率;二来可以通过头部CT及磁共振明确脑梗的部位及面积,及早的发现脑梗,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降低脑梗后遗症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做到定期体检对于脑梗的发生很有帮助。

刘大爷的案例提醒我们,年龄、原发病及生活习惯都是导致脑梗发生的“导火索”。虽然目前我国脑梗患者越来越多,但我们可以通过补充叶酸,或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原发病及积极体检来降低脑梗发生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如刘大爷的老伴在他发病时及时发现了脑梗症状,并立即送医,争取到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作者 中国风云

-看中国风云,思中国未来【CFY.ORG.CN】